推广 热搜: 打包箱活动房 快拼箱   集装箱材料   折叠活动房

中集集团集装箱业务的发家史

   日期:2012-06-15   更新时间:2023-09-09 16:51  浏览:518    评论:0    
核心提示:以下是搜活动房网(souhdf.com)搜集整理的中国国际集装箱集团集装箱业务的发展历程,对集团总裁麦伯良的战略眼光表示钦佩。本文详细的描述了中集集团从20年前的小厂一步一步的发展历程,对航运集装箱的领域有很多知识点,希望本文对生产集装箱活动房的厂家有借鉴作用。

以下是搜活动房网(souhdf.com)搜集整理的中国国际集装箱集团集装箱业务的发展历程,对集团总裁麦伯良的战略眼光表示钦佩。本文详细的描述了中集集团从20年前的小厂一步一步的发展历程,对航运集装箱的领域有很多知识点,希望本文对生产集装箱活动房的厂家有借鉴作用。

集团初始介绍

多年前,招商局、丹麦宝隆洋行以及美国海洋集装箱公司准备合资,在深圳蛇口开了一个小集装箱厂——中集,当时一个小工厂的投产并未引起世界集装箱业多大的关注,因为当时在中国开业的类似企业实在是太多了。甚至美国海洋集装箱公司因为不看好工厂的前景而在项目启动前打了退堂鼓。

那时候,麦伯良还是一个刚从华南理工大学毕业大学毕业生,怀揣着激情和梦想来到深圳特区,在蛇口工业区劳动服务公司等待分配。“当时中集要报价,要搞技术说明书和图纸,但是没有人会做,就叫我来帮忙。帮了一个星期,当时的中集的外籍总经理莫斯卡问我能不能留在这儿?我说,留就留吧。”麦伯良回忆说。缺材料、缺经验,缺的是技术,大学毕业的麦伯良竟然成了中集技术部里唯一的工程师。从琢磨国外的设计图纸入手,然后用模板在图纸上一笔一笔画,原始的集装箱本土化进程由麦伯良的土办法开始,在那年的5月,中集简陋的工厂内终于生产出台集装箱。没多少人想到,20多年后由这个“唯一的工程师”领衔的中集集团,已经成为了全球集装箱行业的双寡头之一。

集团如何一步一步做大,承包转为收购

20世纪80年代末,劳动力成本成为集装箱行业竞争的关键因素。中集作为集装箱厂生存的理由,也是因为中国工厂的制造成本普遍比较低。另外,有50多年生产历史的标准“铁盒子”,很多专利都失效了,其间的技术谁都可以使用。因此集装箱行业的进入门槛很低,只需要招集大量工人按照图纸进行生产就可以了。

在当时的干货集装箱成本构成中,制造成本和人工成本是中国企业唯一能够发挥的空间,但是靠人力成本优势,以低价销售挤占市场,拼的实际上是集装箱工人的血汗,这样的竞争力很单一,经不起太大行业波动。更加不利的是,仅仅过了不到10年的时间,中国集装箱的生产就迅速转入供过于求状态之中。到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有约40家集装箱厂,但是其中只有1/3的工厂是盈利的。

中集集团市场事业部副总经理李贵平回忆说:“自1998年4月开始,工厂之间同质化的竞争导致集装箱产品的价格一路下滑,到低点,价格下调幅度已达 50%,单箱利润率也从30%跌至不到3%左右。”这个跌价幅度使得只有充分具备了规模经济效益的大型集团公司,才有可能在目前的价位上保本或微利,中型和小型企业都将陷入严重亏损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下,重整、合并而形成大企业集团的趋势已是无法避免。而中集就是在这个时候明确了自己要通过整合迅速“做大”的道路。

行业整合的原动力,是基于中集一种不同寻常的判断。大部分分析人士都认为集装箱行业是一个起起伏伏的周期性行业,但是中集集团副总裁吴发沛说,尽管集装箱行业经常会有回调,中集却认为集装箱是一个一直向上的持续增长性行业,这种判断基于集装箱运输发展的趋势性。因此,即便在海运低潮来临,行业不景气,别的工厂纷纷关闭的时期,中集还是选择持续不断的扩张。

“我们相信在集装箱这样的行业,只有把市场占有率扩大到足以影响行业内的主要客户的阶段,企业才能生存下去。” 吴发沛说,“这是中集在90年代初开始‘圈地’的指导思想”。
在圈地中,中集主张低成本扩张,基本上是对现有工厂实施“先承包经营、再收购”,收购中经常利用商誉、品牌等无形资产降低并购成本,很少自建新工厂。在此低成本扩张的策略下,中集先后将大连、南通、新会、天津北洋、上海远东、青岛现代等10多个集装箱企业收归麾下。其结果是中集在1996年次赶超韩国现代(HYUNDAI)和韩国进道(JINDO),成为全球大的干货集装箱制造厂,市场份额达到 20%。而当90年代初还无比强大的日韩集装箱制造企业想整合中国的工厂时,却发现已没有太多机会了。

持续扩张是中集崛起的关键因素。2003年下半年,有半个城镇大小的(全球大的集装箱工厂)、号称中集的“梦工厂”南方中集深圳东部工厂开业。此时中集的干货箱工厂增加到了10个,产量比1995年增长了7倍,全球市场份额则超过50%,而与此同时的现代和进道的市场份额跌到不足10%。

中集扩张战略的成功说起来还是依托大势。在1998年以前,中国内地之外还有韩国和中国台湾在生产集装箱,但是内地生产的集装箱要比台湾和韩国产的价格不高几百美元,另外,中国出口贸易顺差的存在,使得很多远洋运输公司(俗称“箱东”)在中国采购集装箱之后,就近装货运走,这样可以大幅度降低物流成本。因此,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的集装箱的工厂,都因为缺乏竞争力而纷纷关门,中国内地产品占全球集装箱的份额也从1998年的70%上升到现在的90%以上。

在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中,由于中集早入行的干货集装箱是所有集装箱产品中应用广的产品,2004年,干货集装箱占到全部集装箱产量的90%以上,因此中集通过不断扩张获得的干货集装箱的市场份额,为其成为全球集装箱巨头奠定了量的基础。

有了规模优势,中集在原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方面开始获得了更多的话语权。“‘抛丸处理’是利用高压在集装箱表面喷钢砂,是除锈工艺中一道很特殊的加工工序。以前,喷砂的设备要到台湾和韩国购买,但是现在,国内已经随处可以购买,成本绝对是大幅度地下降。”吴发沛说。

另外,由于集装箱空箱运输成本不断上升,因此 “箱东”采购集装箱越来越多地考虑运输的便利性。“我们在东南沿海的主要码头都有工厂和堆场。”吴发沛说, “中集在中国主要港口密布制造工厂和堆放场地,极大方便了产品的供货服务,减少了集装箱的运输成本,这些都是扩张带来的综合性效果。”

“不过说实话,干货集装箱发展的整个过程都比较单一,除了看对了大势保持了信心,几乎没有什么故事可讲。”吴发沛这样说道,在他看来,和所有中国的制造企业一样,自己有机会成为大的集装箱生产企业,起始点说白了还是靠廉价的劳动力和生产成本,这些优势可以让企业立足,但是不能够成为企业成功的依靠。
“我们必须看到每一次生产的转移背后都是技术的转移,技术一定是下一个目标。” 吴发沛说道。

学习、改进、颠覆

集装箱在一般人看来就是一个大铁箱子,谈不上有多少技术含量,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中集从1996年起,所有的发展都与技术专利有着直接的关系。

比如,被用来存储运输容易腐烂货物的冷藏集装箱,常常被称作“移动的冰柜”,但由于要经受起吊、海运、堆压以及从两极到赤道的环境变化,冷藏集装箱技术含量甚至远远高于冰柜。对于中集来说,冷箱行业进入门槛和干货箱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因此,尽管有干货集装箱规模优势的支撑,中集当年生产冷藏箱时还是需要从头开始。

中集首先面对的就是一个选择问题。90年代中期,世界冷藏集装箱分不锈钢质和铝质两个流派,技术上分别采用“三明治发泡”和“整箱发泡”,两个流派的技术原理完全不同,分别掌控在德国和日本企业手中。不过当时日本企业主导的铝质冷藏箱主导着市场95%的份额,是绝对的主流。但是中集经过研究之后却出人意料地决定引进德国Graaff公司的“三明治发泡”技术。

中集声称自己是“出于复杂但纯粹是生意上的考虑”加入德国钢质箱阵营的,但是这个具体的考虑是什么却一直没有透露。今天看来,90年代中期的时候,中集在干货集装箱上已经接近成为全球大的集装箱制造厂了,这恐怕也是中集选择从非主流技术入手另起炉灶的一个原因。而选择弱势的合作伙伴,对于中集来说显然在 “把引进技术变成自己的技术”这个路径上扫清了障碍。

1995年3月,中集投资5000万美元在成立上海中集冷藏箱有限公司,德国Graaff公司参股2%,并向中集出售关键设备,授权上海中集使用其12项关键专利。中集还通过Graaff公司聘请了冷藏集装箱领域的德国专家斯迪芬(Stapher teepe)出任上海中集冷箱技术中心的总工程师,协助中方实现冷藏箱的量产。

德国总工斯迪芬至今还受聘于中集,目前担任中集集团市场部的欧洲区代表,为出售到欧洲市场的冷箱提供技术支持。今天,回忆中集引进消化冷箱技术的那段过程,斯迪芬印象深刻的就是中集工程师们的强大创造力。

“在刚引进生产线时,3万多平方米的生产车间一年的产能为1万箱,但是车间的工作流程5年内被中集的工程师改造了4次,仅用了新建生产线所需资金的20% 就将产量扩大了1.5倍,这使得同样的生产线产能被提升到每年2.5万箱以上。” 斯迪芬说道,“到2002年,上海中集的生产节拍已经提高到10分钟内切换一个冷箱工序(表示为分钟 /箱),2004年效率提高到接近5分钟/箱,而德国生产线研究了20年时间,在转让给中国时也无法突破20多分钟/箱的节拍。”
据中集集团技术管理部副总经理刘春峰介绍:“我们引进德国技术后的消化速度的确非常快,很快就进入了创新阶段。”比如中集的技术团队在熟悉了生产线后很快就改造了德国生产线的生产流程,来进一步加强自动化程度。而不久之后,中集技术人员又从流程改造延伸到技术上,把德国人的“三明治发泡”整体提升到“改进型三明治发泡”,即借鉴汽车工艺运用于冷箱上。据刘春峰介绍,这种运用不仅加强了集装箱的强度,而且提高了箱子的绝热性,比德国的技术前进了一大步。

中集的快速学习和创新能力是否真的有这么“神奇”?“其实,这两个能力是中国优秀企业都基本具备的基因。”一位业内人士评价道,“只不过,中集在吃干货集装箱规模和成本优势还很轻松的时候就开始了‘学习、改造和颠覆’的计划,这让其正好赶上了制造业向中国靠拢的大势,使中集通过对技术的控制把产业的发展方向引入了自己的轨道。”

掌握了技术的中集成本优势开始变得更加明显。1995年,上海中集引进了一台德国原装的发泡机耗费了 150万马克,当中集1997年自己组装第二台发泡机时,只花70多万元人民币,现在,中集投资一台发泡机的成本在40万元人民币以下。同时,中集生产的冷藏集装箱所需要交纳的专利费也从100多美元/箱降低到30多美元/箱,巨大的价格优势和并不差的技术开始迅速在市场上侵蚀日本企业主导的“铝制冷箱” 市场,用了不到8年的时间,中集的冷箱就彻底颠覆了原有秩序,成为了一种行业规范。目前,全球已经有超过70%的冷箱是以钢质和“三明治发泡”技术生产的。

与中集在干货集装箱领域的套路相似——“掌握核心优势然后持续低成本扩张”显然是中集的基本发展思路。在冷箱制造领域的三年技术积累之后,1999年收购韩国现代集团青岛冷箱工厂标志着其在新领域的扩张又开始了。这一次,“核心优势和低成本”依旧是关键词。

青岛现代冷冻集装箱有限公司实际是一个新厂,开工还不到两年,但是每年亏损,现代急于出手。由于中集掌握着冷箱的核心技术优势和干货集装箱的全球规模,所以谈判的时候表明不需要现代的任何技术,也不需要现代的品牌使用权。结果现代的工厂被中集从1.8亿美元的报价一直压低到1920.66万美元后成交,成交价格还不到工厂实际价值的一半。

但是韩国工厂之前以生产铝箱为主,除了厂房,可用设施不多。中集收购之后需要彻底改建,当时上海的冷箱工厂正式量产不到两年,中集集团高层对中集自己能否有能力设计、建造一个完整的冷箱工厂,并没有十足的把握。

 
 
更多>看了这篇文章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活动房产品最新发布
推荐活动房资讯
点击排行

预制房屋、模块化房屋是一个新的建筑领域,搜活动房网大力倡导集成房屋的发展,希望国内多多普及这样的房屋。

本网部分集装箱活动房、轻钢房屋、木屋、彩钢房图片案例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本网站所发布的信息,均由注册用户自行发布,并不保证全部准确,仅供参考。

©2008-2017 搜活动房网 All Rights Reserved津ICP备16007574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1602000203号